为助力乡村振兴,深挖地方文旅资源价值,2025年1月11-1月22日,艺术与传媒学院"乡野艺脉实践团"赴河南省永城太丘县开展实地调研与融媒体宣传活动。团队以专业视角聚焦太丘县的历史文化、特色农业与红色旅游资源,通过融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赋能地方文旅品牌建设,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历史为脉:解码千年古邑的文化基因

《太丘古邑图鉴》系列插画
太丘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从春秋时期的宋国神社到汉代敬丘侯国,从"梁上君子"的典故到淮海战役的红色印记,每一处遗迹都烙印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团队深入太丘古城遗址、陈平墓、老君堂等文化地标,结合文献考据与实地走访,梳理出从商周至近现代的历史脉络。为还原历史场景,团队成员运用数字手绘技术,创作了《太丘古邑图鉴》系列插画,将陈寔治县等历史故事以视觉化形式呈现,赋予静态文物动态传播力。
"我们希望通过年轻化的表达,让历史‘活’起来。"团队负责人冯同学介绍,在小红书平台发布的《太丘十二时辰》动态长图中,古今时空交错的设计语言引发网友热议,单篇笔记获浏览量超5000次,成功唤醒公众对县域文化遗产的关注。

《太丘十二时辰》午时
产业为轴:打造乡村振兴的创意引擎
面对太丘"8424西瓜"品牌知名度局限、产销渠道单一等问题,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8424西瓜“的特点和故事,在小红书编写多篇文案帮助推广宣传。

太丘"8424西瓜"宣传插画
跨界融合:构建县域传播新范式
此次实践中,团队充分发挥艺术与传媒学科优势,构建"历史活化+产业赋能+融媒体"的立体传播体系。累计产出原创插画45幅、交互产品3个,全网曝光量逾1万次,相关成果获太丘镇政府高度认可。
“乡野艺脉实践团”团队以专业能力为画笔,以中原热土为画布,绘就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县域发展图景。他们的探索证明:融媒体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桥梁。期待更多青年学子用创意点亮乡土,让艺术扎根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