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我院张强教授历时6年拍摄、考证并撰写的《中国夏布》正式出版

点击数:2021-09-08 16:21:02 来源: 封面新闻

近日,我院张强教授历时6年拍摄、考证并撰写的《中国夏布》正式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厚重的专著。布纹的封面,一架古老的夏布织机,简洁的装帧,朴实又大气。比它块头更厚重的,是它的历史,以及作者追寻、探访、拍摄、整理它的那份情怀,以及那段过往。翻开《中国夏布》,就是打开了夏布上千年的历史,也把读者的视线拉回到中国几千年的纺织史。

行万里路

川渝湘赣寻觅拍摄夏布

或许,你会不明白,什么是夏布?

在《中国夏布》自序中,讲述了它的千年前世今生:夏布是按照传统工艺织成的比较精细的平纹织物,以苎麻或大麻纤维为原料织成。夏布这一名称始见于元代,此前又称为苎布。自元代棉布逐渐普及并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后,夏布因其凉爽透气通常被作为夏季服饰用料,所以叫夏布。六年前在温江非遗博览园一次偶然的结缘,让张强迷恋并专注于夏布的拍摄,原本计划拍摄一到两年,后来占用了他五六年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

为什么要把几年的闲暇时光都倾注到了夏布身上?

张强教授说,传统夏布织造技艺,作为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和大多数非遗项目一样,缺乏全面的文字影像记录,更谈不上系统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它多少与农业有些关联。其次,没有人在系统地拍摄记录它。张强说,相比任何一个动辄成百上千的人挤在一起拍摄的风景名胜或其他选题,要找到一个没人关注并拍摄的题材,这是一件难得并令人兴奋的事情。况且,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一些工作。

20159月开始,此后的4年多时间,他数次前往四川隆昌、大足、内江、重庆荣昌、湖南浏阳、江西万载、新余、宜春、贵溪、上饶、宁都等地,行程几万公里,拍摄记录了有关夏布的代表性产地、代表性工艺、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产品等现状,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图片资料。在那上千个日日夜夜里,在那行万里路的旅途中,有太多太多难以忘怀的经历。

因为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语焉不详的文字,张强教授千里迢迢奔赴赣东北与闽浙西交界的信江边的一个小村庄,寻找文中提到的用来纺织的夏布洞。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几个经过风雨洗濯之后仍然完好地挺立在那里的洞窖。可第二次再去, 夏布洞却被填埋。20188月暑假最热的日子,他和同伴驱车六千余公里,将川渝湘赣浙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夏布产地走遍,用影像记录了可能是当时的中国仅有的几片尚具一定规模的苎麻地。

在江西景德镇,张强结识了一心要织出中国最精细夏布的闲云夏布和与中国夏布打了30多年交道的日本人桥木隆。他们一起去双桥寻访万载就要绝迹的麻纱早市、去拜访方圆数百里唯一的制作机筘的贺师傅、一起喝辛师傅家酿制的米酒、在万载街边小饭馆吃辣辣的剁肉。令人记忆深刻的,还有在湖南汉寿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了衣服和相机;在湖南浏阳河航拍浆洗夏布时无人机坠落后的无奈;凌晨光顾江西双林镇麻线交易冷清的鬼市……

读万卷书

博物馆馆藏陈列里扒历史

与别的摄影作品只专注于拍摄记录不同,这本书系统地厘清了千年夏布的前世今生,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为了查找早期的夏布史料,张强几乎遍访全国收藏有夏布文物的博物馆,把夏布琐碎的往事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起来,加以系统整理。

长期以来,考古界通常看重对古代丝织品的研究,对其他材质的纺织品往往留意不足。因此,夏布的实物及图片资料不多见,为今天研究夏布等麻类纺织品带来极大困难,他只好煞费苦心从各种网站去淘老旧书刊。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先后淘到两本民国年间关于四川、江西夏布的影印书,其中还有一些难得的图片。只是由于影印的原因,图片质量太差。后来,通过学校图书馆才从国家图书馆获得了该书的微缩胶片版。还有一次,他在网上发现一本毫不起眼的小册子,标价数千元。出于对标价的好奇点开看了看,原来这是一册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发掘的原始照片,一百多张6X6的黑白照片贴在纸上然后装订在一起。他喜出望外,很快和卖家联系上了并让对方把照片拍了发给他。但很快又失望了:不想要的照片好像全部都在,想要的几张恰恰缺失。后来,他专程去到荆州博物馆。跑了多个部门,费尽几多周折之后,才得以和这些珍贵的文物零距离接触。为了寻找1979年在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中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据称是比湖南长沙马王堆的印花织物还要早几百年的我国最早的苎麻印花布,他到访贵溪博物馆,却被告知文物在省上的某个单位。通过层层打听,也没有问清楚这件文物究竟收藏在哪里。后来在江西宜春,他拜访隐逸轩麻匠工坊的主人、复活苎麻纸的传统制作技艺的王春根的时候,意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图片资料。

回忆探寻夏布历史的往事,张强说,这个寻觅的过程既艰辛,又有许多让人暖心的记忆。那是2017年暑假,他去北大图书馆寻觅一套连国家图书馆都未见收藏的39卷的《西域文物考古全集》。管理员破例同意他进入主馆书库,他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把北大图书馆主馆那些为数也并不太多的陈旧发黄的相关图书资料都翻了一遍。为了拍摄相关文物,他列出需要前去拍摄的16个博物馆。他在自己的微博发出求助消息,希望有人能帮他先去看看文物是否陈列。两天之内,就有14个地方的学生或校友积极响应,让他少跑了不少空路。因为拍摄记录这样一个正在消逝的选题,几年期间,张强有时也犹豫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但一些不经意间的消息,让他觉得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201510月,在湖南浏阳,张强拍摄下94岁的夏布传承人梁文义老人的照片,一个月后得知老人离世。同样在湖南高坪,同样的窗前床旁,仅仅两年时间,曾经的夏布织机已悄然消失。20176月,在重庆荣昌,张强拍摄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颜坤吉老人,听他唱《麻布神歌》,20198月,颜坤吉老人也去世。正是因为对夏布的这份执着与情怀,他才不断坚定自己的想法,扛着脚架,抱着相机,走进一个又一个阴暗潮湿的房间,倾听每一台织机的倾诉,记录每一段经纬的秘事。光影恍惚间,仿若夏布经纬之交错。张强说,经纬相连,光影苎梦。记录、传播、传承,这就是他正在做的并将继续做下去的工作。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史教授、博导杨小明

从影像到记录与考证研究并重

对探究夏布及其服饰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提供了稀缺的史料证据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明认为,夏布作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价值。由于早期夏布实物和影像史料的缺乏,为今天研究夏布等麻类纺织品带来很大困难。张强教授历时数年,实地拍摄记录夏布传统织造技艺的全过程,发掘、整理古今技法,比较不同产区技艺异同,费尽周折寻找闲置多年的不同形态的夏布洞和夏布织造特殊技艺,还原昔日精湛的古老工艺,首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夏布织造影像资料库。通过查阅检索古籍,追溯考证夏布一词的由来,得出夏布一词起源于元代的研究结果,否定了过去教科书关于夏布一词起源于清代的论断。张强教授所做的历史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对探究夏布及其服饰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程提供了重要甚至稀缺的史料证据。

《中国国家地理》特聘编辑刘乾坤

这是一种研究性摄影

影像的文献价值已超越了影像

作家、《中国国家地理》特聘编辑刘乾坤认为张强教授进行了一种新的摄影方式:研究性摄影。这样的研究性摄影,是审美与学术的牵手,让影像有了更大的价值:既是审美的作品、也是学术研究的印证、还是系统性讲述的重要环节。刘乾坤称,张强用了影像构成的叙事文本,从直观的视觉语言中,让人了解、认识苎麻是怎样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文化脉络。从影像的视觉看这些图像,是对象化;当你从社会学、历史学角度看,是非对象化。他认为,这本书中的这些影像在自然与不自然间,必将载入历史——影像的文献价值已经超越了影像。

栏目导航